十大兩岸新聞(上)小明返臺卡關 北京不提和平反臺獨

▲滯留湖北臺灣人,陸續搭乘華航包機返臺。(圖/湖北臺胞返鄉救援會提供)

記者任以芳臺北報導

迎接2021第一天,回顧去年新冠疫情衝擊全球,臺海之間經歷不少變化,滯留湖北臺灣民衆擬告蔡政府小明陸生返臺政策髮夾彎、解放軍多次釋放訊息「處理臺灣問題」、北京傳擬臺獨戰犯名單等大事。《ETtoday新聞雲》整理2020年兩岸十大政治新聞,分成上下兩篇推出,供讀者迅速回顧與掌握。

(一)新冠疫情番外篇 返臺類包機、小明事件加劇兩岸撕裂

2020年疫情大爆發,也引發兩岸紛擾,其中「小明的故事」爭議最大。當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緊急撤回陸委會宣佈的陸配子女有條件來臺措施。指揮官陳時中強調,要以國人優先。陸委會當晚在臉書發文致歉,政策2天4變惹議。

除了禁止小明返臺,滯留湖北各地一千多名臺灣民衆苦也等不到包機回家。《ETtoday新聞雲》記者當時掌握獨家消息,部分臺灣民衆號召「一人捐一千臺幣集資」跨海請律師打官司,「提告蔡英文政府違憲,剝奪回家權利。」最後,在政府安排下,滯留湖北臺灣民衆搭類包機陸續返臺,風波逐漸平息。

總統就職典禮,蔡英文抵達臺北賓館。(圖/ETtoday攝影中心攝)

(二)蔡英文連任未提九二共識 兩岸對話共識如平行線

回顧2016年蔡英文首任就職演說,被國臺辦評爲「未完成的答卷」,四年後還是無解。今年蔡英文總統連任就職演說再次向對岸喊話,「兩岸關係正處於歷史的轉折點雙方都有責任,謀求長遠相處之道,避免對立與分歧的擴大。」

蔡英文整場演說未重提4年前尊重「1992年曆史事實」的兩岸論述,改以「和平、對等、民主、對話」八字箴言主軸。多位兩岸專家學者分析,「蔡英文始終未提九二共識,是一個非常危險的高度警惕。」民進黨政府執政至今,不承認九二共識,刻意操作反中情緒,也讓兩岸對話有如平行線,更加緊張難解。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圖/翻攝Youtube:CCTV Video News Agency)

(三)陸2020全國兩會釋訊號 堅決反對臺獨分裂行徑

回顧大陸兩會40年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不但內容最短,涉及臺灣議題只有104個字。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涉臺內容強調,我們要堅持對臺工作大政方針,「堅決反對和遏制臺獨分裂行徑」。完善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保障臺灣同胞福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團結廣大臺灣同胞共同反對「臺獨」、促進統一,我們一定能開創民族復興的美好未來。

依照過去慣例,「和平統一」以及「九二共識」一直爲對臺政策關鍵字。尤其是馬政府執政8年期間,大陸國務院總理政府工作報告幾乎每年提及「和平統一」。因此,外界評論認爲,北京方面去除「和平」二字,正在釋放某些重要訊號。

▲大陸《反分裂國家法》15週年。(圖/記者任以芳攝)

(四 )兩岸衝突前兆? 解放軍重提:有文事者 必有武備

大陸今年兩會後,立刻召開《反分裂國家法》實施15週年座談會,被外界認爲時機敏感,似乎刻意釋放重要訊息?全國人大代表、中央軍委委員、軍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李作成強悍發言指出,「有文事者,必有武備,解決臺灣問題必須用兩手,兩種方式都不能排除,我們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就是要穩控臺海局勢,防止兩岸關係偏離和平發展軌道。」

整場「反分裂國家法」15週年座談會,主要重申「一國兩制」、「九二共識」,以及強烈表態打擊臺獨分裂勢力,不放棄武力統一等立場。對此,陸委會也透過聲明重申蔡英文總統主張的「和平、對等、民主、對話」八字,認爲這纔是雙方互動的最佳途徑。

▲張經義事件引發兩岸條例爭議。(圖/翻攝自臉書/張經義)

(五)「臺灣假記者」事件延燒 張經義卷兩岸條例爭議

上海東方衛視美國白宮特約記者張經義,之前面對美國總統川普的詢問,回答自己「來自臺灣」引發爭議。隨後被陸委會指涉嫌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進行徹查

由於,張已涉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33條第2項規定,其中細項並沒有列出張所任職大陸東方衛視,政府一開始就至找不到相關機關願意接手處理,直到移交NCC辦理,遭外界質疑,陸委會作法是否有政治目的?對此,陸委會主委邱垂正曾表示,「一定會秉持『勿枉勿縱』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