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撤回反華聲明聯署說明什麼?

新聞陳先生烏克蘭已撤回西方一些國家關於新疆問題的聯署,你怎麼看這件事?

特約評論員 陳冰:烏克蘭是被美國總統拜登的歐洲行,給搞暈了,以爲歐洲國家都和美國站在一起了,但很快又醒過來了。這次烏克蘭撤回關於新疆人權聲明聯署,就是醒過來的表現。加拿大、英國、法國、美國等國22日發佈涉疆人權聲明,烏克蘭也是聯署國家之一。但兩天後,烏克蘭外交部就發出慶祝烏中國建立戰略伙伴關係十週年的貼文,隨後發佈撤回涉疆人權聲明聯署。

中方對烏克蘭的“獨立自主”和“實事求是”表示讚賞。烏克蘭的醒來,和歐洲其他國家的醒來是一個共同現象。這就是爲什麼拜登走訪歐洲後,國務卿林肯又馬上到歐洲訪問,試圖繼續給歐洲國家蒙汗藥,不要讓歐洲醒來。我們看到,拜登的訪歐行程還沒結束,一些歐洲國家已經在聲明不能完全跟着美國走,去全面抗中國。歐洲應當有獨立性,與中國該競爭的競爭,該合作的還要合作,起碼要確保避免另一場冷戰。法國總統馬克龍說,中國好像不在大西洋,不能讓北約承擔防衛以外的角色;最有可能接班默克爾的德國總理候選人之一拉舍特公開說,我們可以向北京表達人權方面的關切,但沒有必要徹底改變我們的對華政策。這些均是歐洲國家沒有被美國的蒙汗藥給徹底搞暈的表現。

烏克蘭爲什麼率先醒來,而且醒得比較徹底,因爲拜登與普京會見時,美國已經出賣了烏克蘭一次。

拜登爲拉住德國,叫停了對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制裁,對俄羅斯劃下的紅線,也就是烏克蘭不能被接納爲北約成員國,也沒有具體應對。爲了安撫烏克蘭,美國又承諾給烏克蘭提供1.5億美元的軍事援助,還邀請烏總統訪美,要給烏克蘭提供90萬劑疫苗。但這援助這疫苗只是口頭上的分配,要拿出實實在在的疫苗,恐怕到年底了。

這種情況下,烏克蘭當然知道,中國和美國誰更可靠,誰值得信賴。於是,就出現撤回指責涉疆人權的聲明聯署。

直新聞:對於法德,也有分析人士認爲,已經和美國站在一起了,歐盟也把中國視爲“系統性對手”,你怎麼看歐洲的對華策略?歐盟選邊站了?

特約評論員 陳冰: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拜登訪歐後,急匆匆地再次訪問歐洲四國,就是歐美沒有完全站在一起的表現,美國着急呀。布林肯訪問的法國、德國、意大利梵蒂岡,前三個國家不僅是歐盟的核心國家,而且與中國的合作都挺廣泛。

其實,美國在受歐洲的影響,全面抗華的政策走不通,現在有所收斂,至少在言語上。歐盟提出的對華政策,在2019年基本成型,也就是作者競爭者和“系統化對手”,或者“制度性對手”。

美國和歐盟、北約的說法,都採用了歐盟的說法,“制度性對手”,而不是美國的全面抗中路線

最近,法國和德國都在熱議歐洲應該和中國保持怎樣的關係,和美國怎樣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尤其是德國,默克爾之後該如何在中美關係之間達成平衡,各黨派、新老政治家,都在激烈辯論

除了最有可能繼任默克爾的拉舍特說不要一場對華冷戰,要與中國對話,不能排斥中國外,德國前外長菲捨爾直接點穴,說孤立中國的想法是荒謬的。德國前總理施羅德則強調,以價值觀導向的對華政策註定失敗,制裁更沒有用,只有開展與中國對話、加強多邊機制,纔有助於展開合作。

我個人的判斷是,歐盟在中美之間還是會保持獨立性的,不會成爲美國的助理。這次布林肯訪歐,法國外長強調的對華關係,是合作者、競爭者和制度化對手“三合一”,這三個支柱將根據特定的時間點進行組合,保持適度平衡,不會偏廢。

這個排序當然值得回味,合作是第一位的。布林肯接受德國媒體專訪時說,我們目的不是遏制或矮化中國,他有意把歐盟提出的對華政策次序給倒過來了,說美歐與中國有着錯綜複雜的關係,有各種不同的面向:我們是對手、競爭者,但也是合作伙伴

他的排序是對手、競爭者、合作者。歐美對中國不同的角色定位,反映出的是歐美對華政策的不同,也表明歐美雖然是盟國是朋友,但歐盟並沒有在中美之間站隊,只不過歐美在價值觀、政治制度、人權等領域更加靠近而已。

作者:陳冰,深圳衛視直新聞特約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