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車界"新硅谷" 長三角"氫走廊"佈局有望提速

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化之路有望在長三角地區提速發展

記者從日前落幕的“2021浦江創新論壇—全球技術轉移大會氫能峰會”上了解到,長三角有望分步適度超前佈局走廊。根據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提出的規劃,氫走廊發展將以長三角城市城際間帶狀及網狀加氫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兼顧重點城市市內加氫基礎設施建設,以滿足城際間交通加氫需求爲出發點,適度超前建設,以推動實現加氫基礎設施與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協調平衡發展。

提速“氫走廊”建設

按照規劃,氫走廊建設發展將分爲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爲近期發展規劃(2019-2021年),立足於長三角現有氫能產業基礎,示範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同時,將以上海爲龍頭的產業先行城市打造成氫走廊的核心點,率先啓動建設4條氫高速示範線路。先行城市包括已經確定積極發展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的上海、蘇州、南通、寧波、嘉興、湖州等。

在氫走廊發展初期,先行城市將結合實際發展專向規劃,以燃料電池汽車推廣量、示範推廣線路的加氫需求爲出發點,結合氫氣供給情況,優先在公交、物流、出租等領域建設與燃料電池汽車推廣階段性目標相適應的加氫設施。同時發展城際快速路連接站,以上海爲重點城市,輻射周邊城市,以點帶線,形成長三角帶狀氫能走廊,初步形成氫能高速走廊示範。

第二階段爲中期發展規劃(2022-2025年),大力推進燃料電池汽車的應用發展,進一步提升氫能關鍵技術水平,在重點城市之間推廣建設10條以上氫高速公路拓寬燃料電池汽車運營範圍,同時實現氫能產業快速成長,形成具有影響力的氫能產業集羣,打造特色鮮明的氫走廊創新發展模式。在氫走廊發展中期,在擴大熱點城市規劃的同時,結合重點城市氫能燃料電池汽車推廣計劃,在城市、城際快速路及周邊廣泛布點。

第三階段爲遠期發展規劃(2026-2030年),氫走廊要覆蓋長三角全部城市和20條以上主要高速公路,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燃料電池汽車應用區域,充分帶動全國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的發展,推動未來社會清潔能源和動力轉型。

“氫是實現交通運輸、工業和建築等領域大規模深度脫碳的一個最佳的選擇。發展氫能產業越來越成爲了一種全球的共識。”上海市科委副主任謝文瀾表示,上海科創中心“十四五”規劃和科技中長期發展規劃將氫能技術作爲一個重點的方向,涉及氫能的制儲運,全面助力未來的氫能產業的大力發展。

事實上,早在“十五”期間,上海已經開始啓動氫燃料電池技術的積累、人才團隊的建設等,現如今已擁有了豐富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示範運行經驗,並形成了較爲完善的的產業鏈,覆蓋了關鍵零部件、燃料電池動力系統與整車以及推廣應用與配套服務等。目前,上汽集團旗下上汽大通的氫燃料電池示範車輛已經在全國範圍內開啓運營,在產業鏈上,也誕生了捷氫科技、重塑科技在內的具備自主創新能力企業

按照《上海市燃料電池汽車發展規劃》中期目標,到2025年,上海要建成加氫站50座,進一步提升氫能關鍵技術水平,在重點城市之間推廣建設10條以上氫高速公路,拓寬燃料電池汽車運營範圍。同時實現氫能產業快速成長,形成具有影響力的氫能產業集羣,打造特色鮮明的的氫走廊創新發展模式。

上海本土的氫燃料科技公司也在積極利用長三角的聯動能力,加速落地應用能力。記者瞭解到,早在去年8月,重塑科技長三角常熟產業化基地正式投產。彼時,重塑科技董事長兼CEO林琦曾談到,正是因爲長三角一體化的背景,該公司結合區域氫能產業發展優勢,最終決定將產業化基地安置在常熟。他談到,長三角特別是上海、江蘇地區,在氫能源產業發展有多年曆史,有優秀基礎的研發企業,是國內產業資源基礎最好的區域;長三角區域內有較好的氫能資源稟賦,同時作爲電商物流聚集地,長途重載,長三角也有天然適合氫能的應用場景。”

截至目前,重塑科技在重卡領域已經佈局了從牽引車到自卸車,多噸位、多款型的重卡,最主要的是車輛搭載了重塑科技最新一代中高功率氫燃料電池系統,已實際應用於鋼鐵運輸、城際高速物流、市政服務等多種場景。

長三角有望成爲車界“新硅谷

“氫走廊”只是長三角地區區域協同創新和技術落地中的一個案例,事實上,在汽車領域,多年來長三角協同一體化發展,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業績。早在2017年,長三角三省一市的汽車產量就已經佔據了全國總產量的20%,在零部件方面,數據顯示,目前全國6大汽車零部件集羣零部件產值佔據全行業的80%左右,而長三角地區零部件產值份額爲37%左右,爲國內汽車零部件產值最大的區域,其中上海爲全國最大的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產值佔總產量的20%,浙江和江蘇約佔17%左右。

目前,整個長三角地區聚集了100多個年工業產值超過100億元的汽車產業園區,包括上汽集團、吉利集團、奇瑞集團、江淮集團等大型企業。在新能源汽車方面,長三角的新能源投資也走在全國前列。特斯拉中國工廠落戶上海,蔚來中國總部落戶安徽合肥,理想則在江蘇常州建設製造工廠。在上海,有着上汽集團背景的R汽車已經正式上市,智己汽車也已經落地。作爲長三角的核心城市,上海此前發佈了新能源智能汽車規劃圖。規劃圖顯示,上海將打造以嘉定區爲核心,浦東新區的金橋經濟技術開發區和臨港地區爲主、松江經濟技術開發區、莘莊工業園、西虹橋商務區和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園爲輔的空間佈局。

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認爲,長三角將成爲智能電動汽車的世界級創新中心。這首先得益於長三角的產業基礎,圍繞着智能電動汽車的全產業鏈,整個電動汽車的產業鏈非常完備,中國一年生產將近3000萬輛車,絕大部分的優秀零部件公司都在長三角,物流成本可以大幅節約。其次是市場,長三角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區域,購買力非常強。

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看來:“汽車產業具有規模經濟、關聯產業多、配套環節多、產業鏈長、技術及資本密集等典型特點。長三角作爲中國車界‘新硅谷’,長三角一體化將有助於推動長三角地區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羣的形成,威馬汽車可以更好地進行資源整合利用,優化資源配置,實現高效快速地發展。”如今,威馬全球總部已落戶上海、智能工廠紮根浙江、核心供應鏈聚集江蘇、新零售網絡佈局長三角。

2020年,特斯拉超級工廠生產和交付了約50萬輛電動車,在國內售出了14.7萬臺。長三角其它幾家新能源車企中,蔚來2020年銷量達4.37萬輛,理想汽車2020年交付量超過3萬輛,威馬2020年交付2.2萬輛,零跑汽車2020年銷售總數達到1.1萬輛。今年一季度,上海、安徽新能源汽車產量分別增長380%和358%。

在今年5月27日“第三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層論壇”上,長三角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四大產業鏈聯盟也正式揭牌。“長三角四個產業聯盟的成立,預示着我們成立了一個跨區域的新的組織模式,來推動這四大產業鏈的補鏈強鏈固鏈。”上海市經信委主任吳金城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這發揮了長三角人才富集、製造業發達、科研機構活躍、市場潛力巨大的優勢。

新的組織模式將進一步提升長三角企業在汽車領域的創新能力和協同效應。記者瞭解到,總部位於杭州的吉利控股集團與上海集成電路行業協會、中國藥科大學、科大訊飛等幾家企業爲首任聯盟理事長單位。

中國科學院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教授、長三角一體化決策諮詢專家陳雯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說,長三角最重要的一個使命,就是產業創新的開路先鋒。目前從長三角自身的實力來看,科技力量方面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有差距,產業鏈上有一些關鍵技術跟關鍵產品也存在一些短板,所以這次科技創新共同體的建設以及產業聯盟的成立,在後續的長三角一體化中,大家能更好地共同合作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並強強聯合,在基礎研究跟技術創新上開路。